FL41H反应釜底部下展式放料阀操作应用案例
反应釜放料阀是反应釜中的关键组件,用于控制和调节物料的放出。当需要更换反应釜放料阀时,需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确保更换过程的顺利进行。本文将介绍反应釜放料阀更换的注意事项。主要用于反应器,储罐和其他容器的底部排料,借助于阀门底部法兰焊接于储罐和其他容器的底部,因此消除介质常在容器底部的残留现象。放料阀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,放底结果设计为平底,阀体为V型,并提供提升和下降两种工作方式的阀瓣。阀体内腔装有耐冲刷、耐腐蚀的密封圈,在开启阀门瞬间,可以保护阀体不被介质冲刷、腐蚀,并对密封圈进行特种处理,使表面硬度达到HRC56~62,具有高耐磨、耐腐蚀的功能。阀瓣密封根据需要时封面均堆焊接有硬质合金,密封面采用线密封,保证密封的可靠性,并可防止结疤。同时,采取短行程阀瓣的设计。在化工、石油、冶金、制药、农药、染料、食品加工等行业广泛使用。
FL41H反应釜底部下展式放料阀操作应用案例
釜底放料阀的原理主要基于阀瓣(或称为柱塞)的上下运动来控制流体的通断。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详细描述:
结构组成:进口釜底放料阀主要由阀体、阀瓣(柱塞)、密封圈、阀杆、支架、阀压盖等部分组成。这些部件协同工作,确保阀门能够稳定、可靠地运行。
工作原理:
下展式放料阀:当需要开启阀门时,操作手轮或电动装置使阀瓣(柱塞)下降。由于阀瓣下降的工作方式,物料在动态下出料,从而确保放料效果好且锅底不积料。这种设计使得物料能够顺利地从容器底部排出,同时避免了对搅拌器等设备的干扰。
上展式放料阀:与下展式相反,上展式放料阀在开启时阀瓣向上运动。虽然这种阀门在开启时需要克服介质的作用力,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仍然基于阀瓣的上下运动。
密封性能:阀体内腔装有耐冲刷、耐腐蚀的密封圈,以保护阀体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不被介质冲刷和腐蚀。同时,阀瓣密封面根据需要堆焊有硬质合金,并采用线密封结构,以确保密封的可靠性和防止结疤。
操作方式:进口釜底放料阀的操作方式可以是手动的,也可以是电动的。手动操作通常通过旋转手轮来实现阀瓣的上下运动,而电动操作则通过电动装置驱动阀杆进行阀瓣的升降。
1.设计制造标准按GB/T12235-2007
2.结构长度标准按企业标准
3.法兰连接按JB/T79-94,GB/T9113 HG20592-2009等
4.试验与检验按GB/T13927-2008
放料阀主要用于储料罐、反应釜及其他容器的底部排放物料,阀门采用法兰或对接焊与设备连接并位于其底部,消除了工艺介质通常在容器出口的残留现象。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分为上展式、下展式、柱塞式三种结构形式;上展式用于有搅拌器(除框式锚式)的反应釜放料;而下展式、柱塞式用于框式锚式搅拌器的反应釜放料。密封面采用耐冲刷、耐腐蚀材料,并进行特殊处理,使表面硬度达到HRC48~52,具有高耐磨、耐腐蚀的功能,保证了阀门的密封可靠性。广泛使用在化工、石油、冶金、制药、染料、食品加工等行业。
FL41H反应釜底部下展式放料阀操作应用案例
品 名 | 型 号 及 规 格 | 单位 | 数量 |
放料阀 | 手动下展式放料阀 FL41H-16RL 配置:
8个螺孔,螺孔Φ18mm
4个螺孔,螺孔Φ18mm
| 套 | 1 |
零件名称 | ZG1Cr18Ni9Ti系列 | ZG00Cr18Ni10系列 | ZG1Cr18Ni12MO 2 Ti系列 | ZG00Cr17Ni14MO 2 系列 | WCB系列 |
阀体/阀盖 | ZG1Cr18Ni9Ti | ZG00Cr18Ni10 | ZG1Cr18Ni12MO 2 Ti | ZG00Cr17Ni14MO 2 | WCB |
阀杆 | ZG1Cr18Ni9Ti | ZG00Cr18Ni10 | ZG1Cr18Ni12MO 2 Ti | ZG00Cr17Ni14MO 2 | WCB |
阀瓣 | ZG1Cr18Ni9Ti | ZG00Cr18Ni10 | ZG1Cr18Ni12MO 2 Ti | ZG00Cr17Ni14MO 2 | WCB |
垫片 | 304+PTFE | 304L+PTFE | 316+PTFE | 316L+PTFE | 石墨+304 |
螺柱 | 1Cr17Ni2 | 1Cr17Ni2 | 1Cr17Ni2 | 1Cr17Ni2 | 35CrMoA |
螺母 | 1Cr18Ni9Ti | 1Cr18Ni9Ti | 1Cr18Ni9Ti | 1Cr18Ni9Ti | 45 |
DN | 上法兰 | 上法兰 | 下法兰 | 密封座 | ||
D1 | D2 | D3 | D4 | D5 | D6 | |
25 | 115 | 80 | 115 | 85 | ||
32 | 135 | 100 | 135 | 100 | ||
40 | 145 | 110 | 145 | 110 | 80 | 60 |
50 | 165 | 125 | 160 | 125 | 85 | 70 |
65 | 180 | 145 | 180 | 145 | 130 | 85 |
80 | 195 | 160 | 195 | 160 | 135 | 95 |
100 | 215 | 180 | 215 | 180 | 160 | 130 |
125 | 245 | 210 | 245 | 210 | 160 | 140 |
150 | 280 | 240 | 280 | 240 | 185 | 165 |
200 | 335 | 295 | 335 | 295 | / | / |
DN | 上法兰 | 上法兰 | 下法兰 | 密封座 | ||
D1 | D2 | D3 | D4 | D5 | D6 | |
25 | 115 | 85 | 135 | 100 | 70 | 40 |
32 | 135 | 100 | 145 | 110 | 75 | 55 |
40 | 145 | 110 | 160 | 125 | 85 | 65 |
50 | 165 | 125 | 180 | 145 | 100 | 70 |
65 | 180 | 145 | 195 | 160 | 135 | 90 |
80 | 195 | 160 | 215 | 180 | 155 | 130 |
100 | 215 | 180 | 245 | 210 | 180 | 135 |
125 | 245 | 210 | 280 | 245 | 195 | 145 |
150 | 280 | 240 | 335 | 295 | 210 | 185 |
200 | 335 | 295 | 405 | 355 |
安全操作:在更换反应釜放料阀之前,首先要确保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。断开电源并确保反应釜内没有高温、高压或有害物质。佩戴个人防护设备,如手套、护目镜和防护服,以防止意外伤害。
阀门类型和规格匹配:在选择更换用的放料阀之前,需要了解原始放料阀的类型和规格。确保选购的放料阀与反应釜的型号和要求相匹配,包括阀门口径、材质和耐压能力等。这样可以确保更换后的放料阀能够正确适应反应釜的操作需求。
清洁和准备工作:在开始更换放料阀之前,必须清洁反应釜的内部。清除反应釜内的残留物和沉积物,并确保没有任何异物。此外,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替换部件,以便更换过程的顺利进行。
拆卸和安装:拆卸原放料阀时,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或建议进行操作。注意阀门连接螺栓和紧固件的位置,以便将来安装新放料阀时能够正确安装。在安装新的放料阀时,确保所有连接部件紧固牢固,并根据要求进行密封。
测试和调试:更换放料阀后,必须进行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。检查放料阀的操作是否灵活,阀门是否能够打开和关闭,并检查是否存在泄漏问题。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,应及时进行调整或修理。
记录和维护:完成放料阀更换后,应进行详细记录,包括更换日期、更换的阀门型号和维护人员等信息。此外,制定定期维护计划,包括清洁、润滑和检查放料阀的运行状况,以确保其长期稳定的工作性能。
结论:更换反应釜放料阀是维护和保养反应釜的重要步骤。通过注意安全操作、选择适当的阀门类型和规格、进行清洁和准备工作、正确拆卸和安装、测试和调试以及记录和维护,可以确保更换过程的顺利进行,并保证新放料阀的正常运行。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可以延长放料阀的使用寿命,确保反应釜的安全和高效运行。
安装和应用:进口釜底放料阀通常被安装在反应釜、储罐等设备的底部,用于控制物料的排放。其优点包括操作灵活、密封性好、耐腐蚀性强等,特别适用于需要频繁排放物料且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。总之,进口釜底放料阀通过阀瓣的上下运动来实现流体的通断控制,具有操作灵活、密封性好、耐腐蚀性强等优点,是化工、石油、制药等行业中常用的阀门之一。